云南省2024年“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”启动
二是消费品制造业扩张继续加快。
其中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1740亿元,增长24.9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.8%,比1-9月提高0.1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提高1.8个百分点。第三产业投资279926亿元,增长11.5%,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4928亿元,增长19.4%。
10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537亿元,同比下降0.2%。1-9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381亿元,同比增长8.4%,与1-8月份持平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.1%,增速快于全部投资7.8个百分点。1-10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6435亿元,与上年同期持平。其中,出口11858亿元,下降3.2%,降幅比上月收窄2.4个百分点。
1-10月份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.3%。从环比看,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.50%。工信部数据表明,十二五期间,我国钢铁产能达到11.3亿吨左右,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%,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%下降到2015年的70%左右,钢铁产能已由区域性、结构性过剩逐步演变为绝对过剩。
钢铁行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,一头关乎社会民生。迟京东说,比如,通过兼并重组、债转股等形式缓解企业高负债压力,使行业走向正常生产经营道路。钢铁行业要想实现脱困发展,当务之急是化解过剩产能,降低企业负债。此外,工信部将在全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。
对此,工信部提出,十三五期间要在钢铁领域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,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、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协同创新,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。工信部14日印发《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(20162020年)》,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。
迟京东说,去产能并不是数字上的减少或盲目的压减,而是让竞争力弱的、完全靠扶持的产能退出去,实现腾笼换鸟。同时,考虑到僵尸企业占用社会资源、低价销售冲击市场,扰乱经济秩序,也将其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,应退尽退。除了明确去产能任务,规划对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供给也做出要求,明确钢铁行业要将创新驱动、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,推进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的提高。去产能是手段,调结构才是目的。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。为此,工信部将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作为去产能任务的第一项,要求各地十三五期间一律不得净增钢铁冶炼能力,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。十三五期间,通过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、网络协同制造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、远程运维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,推动企业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,由单纯的提供产品向产品+一揽子解决方案转变。列入产能置换方案的企业和装备必须在各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,接受社会监督。
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。钢铁行业问题,首当其冲是产能过剩。
在企业减负上,很多问题仅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,需要全社会统筹。大量过剩产能积压,直接导致企业资源无法盘活,进而创新力不足,无法形成有效供给,产业结构难以得到改善。
难点在哪里,出路就在哪里。去产能要切实取得成效,关键要防止一边化解过剩产能、一边违规新增产能迟京东说,比如,通过兼并重组、债转股等形式缓解企业高负债压力,使行业走向正常生产经营道路。钢铁行业问题,首当其冲是产能过剩。在企业减负上,很多问题仅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,需要全社会统筹。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。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。企业压力释放了,才能为创新发展腾出空间。
工信部数据表明,十二五期间,我国钢铁产能达到11.3亿吨左右,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%,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%下降到2015年的70%左右,钢铁产能已由区域性、结构性过剩逐步演变为绝对过剩。针对钢铁行业存在问题列出明确目标,排出时间表。
工信部14日印发《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(20162020年)》,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。去产能为的是给企业减负。
工信部提出,钢铁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化、法治化原则,不搞简单分摊、一刀切,重点是去除两类产能,即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产能和落后产能。为此,工信部将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作为去产能任务的第一项,要求各地十三五期间一律不得净增钢铁冶炼能力,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。同时,考虑到僵尸企业占用社会资源、低价销售冲击市场,扰乱经济秩序,也将其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,应退尽退。十三五期间,通过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、网络协同制造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、远程运维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,推动企业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,由单纯的提供产品向产品+一揽子解决方案转变。
去产能要切实取得成效,关键要防止一边化解过剩产能、一边违规新增产能。去产能是手段,调结构才是目的。
在创新方面,迫切需要解决钢铁行业创新载体分散,各自为战的问题,形成创新合力。此外,工信部将在全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。
除了明确去产能任务,规划对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供给也做出要求,明确钢铁行业要将创新驱动、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,推进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的提高。钢铁行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,一头关乎社会民生。
迟京东说,去产能并不是数字上的减少或盲目的压减,而是让竞争力弱的、完全靠扶持的产能退出去,实现腾笼换鸟。对此,工信部提出,十三五期间要在钢铁领域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,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、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协同创新,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。列入产能置换方案的企业和装备必须在各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,接受社会监督。在经济下行、行业持续低迷情况下,要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,除了摸准痛点,还要开出猛药。
钢铁行业要想实现脱困发展,当务之急是化解过剩产能,降低企业负债。难点在哪里,出路就在哪里。
大量过剩产能积压,直接导致企业资源无法盘活,进而创新力不足,无法形成有效供给,产业结构难以得到改善但随着多地楼市调控升级,市场对房地产价格更加敏感,房地产相关税收未来增长空间有限。
看点四:平稳增长态势有望延续从前三季度来看,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在巩固,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还在不断积累。此外,前10个月累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6546亿元,同比增长15.2%,增幅也有所回升。